Daily UI #04 | Calculator計算機

即便是簡單的計算機 也存在UX

Evena Chang
8 min readOct 29, 2020
手機計算機的核心價值
各種數字鍵盤
計算機UX改善細節
參考資料

手機計算機的核心價值

加速使用者數學計算操作

像我實在是super討厭算數,所以幾乎只要碰到計算問題,就直接交給手機計算機或是數學好的友人 (我就爛👍) ,這時候就會希望手機計算機使用流暢,畢竟自己算術已經夠慢,只能指望科技產品了。😭😭😭(哭阿~)

各種數字鍵盤

計算機鍵盤V.S.撥號鍵盤

由上圖可以發現手機撥號鍵盤和計算機鍵盤的數字排列順序明顯不一樣,但相同的是兩個都是經過時代不同的驗證留下的習慣準則,鍵盤這類的東西早在18世紀末就有文獻紀載由一名法國人發明一個由鍵盤裝置驅動的計算裝置,他第一次使用了數字鍵盤,雖然僅僅只有1–9。(Dalakov,2018)

中間再經過許多科學家的發明和使用者的使用習慣磨合,終於在1914年,由 David Sundstrand 以 Sundstrand Corporation 的名義註冊了專利,他以更有邏輯、自然的結構重新排列了這些按鍵,目的是要使這些計算裝置更具有可用性,他以3*3的方式布局,最上方為789,最底部中間為0,這個排列方式使得單手足以操作,也成為「所有計算裝置最快的輸入鍵盤」。

這個鍵盤排列方式也成為現今計算機鍵盤普遍的格局,持續至今日。

而撥號鍵盤的排列則是由 AT&T 的一個名為「Touch Tone」專案研究,所分析來的結果,研究的動機是因為當時電話號碼越來越長,使得電話經常輸入錯誤,於是 AT&T 便思考是不是原本的按鍵導致。

AT&T 給出了 15 個不同撥號按鍵的排列方式,裡面同時也有計算機的佈局,交給使用者測試,測試中,2行5列式的橫版佈局(5–5-H)和正向九宮格佈局(3X3+1)式的佈局,使用者的輸入速度幾乎一樣快,反而計算機式的佈局效果並沒有特別好。

最終,AT&T 選擇了九宮格佈局來作為大規模普及的電話數字鍵盤,或許是因為這種佈局更加緊湊和通用。

在一連串的演進下,可以知道不管排列方式如何改變,最終的都是往使用者的良好體驗靠攏,同時也要考慮時代的科技和裝置限制,使用者的認知也會隨著時代改變,這時就需要不同的方式去改善,比如說最新的 VR 科技,是不是有可能有一個更適合 VR 操作的鍵盤?

各家計算機鍵盤

IOS

這是 IOS 計算機一路演進到最右邊的 UI ,可以看到左邊計算機除了為擬真化設計之外,按鍵所有皆和真實計算機一樣,應該是因為當時智慧型手機剛出現,所以很多介面都很像原本實體質感和使用邏輯,讓使用者使用智慧型手機時,能夠依照原本的習慣使用介面,不會使用到過多學習成本,導致產品使用率降低,到中間和右邊的版本可以看到記憶功能鍵都被移除了,質感也從原本的實體質感轉變為扁平設計,這同時也代表使用者已經習慣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模式,也擁有足夠多使用者去分析使用習慣。

IOS 計算機直式為基本計算機,橫式為進階計算機,運算欄位重視的是計算的結果,所以數字突顯的是使用者輸入運算式的答案。

安卓

安卓的計算機除了基本計算功能,在橫式和直式皆能使用進階計算功能,運算欄位重視的是計算過程,因此數字突顯的是使用者輸入的計算式,安卓計算機也會記錄使用者過去輸入的算式,運算欄位下拉會顯示歷史運算。

小米

小米計算機有相當多元的計算機功能,就連親戚稱呼計算都有 (我懂…) ,它將不同種類的計算機放入 menu 中,依據使用者的需求,讓使用者自行切換,運算欄位則是和安卓一樣重視計算過程,不過它是突顯使用者現在正在輸入的數字,同樣的,小米計算機的運算欄位往下拉也可以看到所有運算紀錄。

計算機UX改善細節

降低錯誤率

在過去使用一般計算時,經常有輸入運算數字錯誤的時候,這時候通常就是重頭來過,或是進行四則運算的話,就只能記得你之前算出來的數字結果,算是容錯率相當低的,為了降低錯誤率,讓使用者不要因為一而再再而三的產生挫敗感,而放棄使用產品,因此在手機計算機上,就有查詢歷史紀錄、倒退鍵和進階運算的功能,讓這些便利的功能去服務使用者

考慮不同習慣所適用的環境

使用者都會有不同的使用習慣,例如:右撇子和左撇子之分,使用情境的不同,或是手機裝置的大小之分,這些都會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意願,可以在下圖看到兩種不同尺寸的手機 (4.7吋和6.1吋) 在左右手和雙手使用的觸及軌跡,隨著手機尺寸的趨勢越來越大(或長),使用者難以觸及的區域越來越多 ,這時候按鈕的配置就顯得相當重要,像我之前換了sony xperia 10 ii 的手機,6 吋 21:9 的螢幕比例讓整個手機明顯變長,雖然變得好握(因為我手小),但是相對的上方的觸控會很難碰,因此原本上方的 Google 搜尋被預設放在手機下方。

根據 2016 年 Samantha 提供的模型,以一個 4.7 寸手機女生能觸及的範圍
以 S 號手掌在 6.1 吋手機上的觸碰軌跡

目前的計算機按鍵設計都是以右手為主要使用者設計,可以看到等於是所有運算式都會使用的按鍵,算是使用頻率高的,但是左手使用者卻沒有被考慮到,在使用等於按鈕的時候,需要拉伸拇指才能按到。

也會有其他使用情況產生,在國外旅行就會經常使用匯率計算機,在測量尺吋時會使用換算計算機,使用的數學較為進階的時候就會使用工程計算機,像是小米計算機有許多不同功能的計算機,可以讓使用者選擇使用自己適合當下的計算機,給予使用者充足的選擇權,尤其是親戚稱呼計算機超鬧🤣🤣🤣,但是在大家族中又莫名實用。

P.S:原本想要找到計算機數字按鍵使用頻率數據,結果只有找到只記錄自己的使用頻率的貼文,只有單一紀錄的話,可信度會相對較低,所以就不多做文章了,放上來讓大家自己斟酌看看。

參考資料

最近在上Figma相關的課程,幾乎每天都要繳作業,偶而才回來寫 daily UX post (已經不覺得是 daily UI 🤣🤣),所以這篇拖了很久。
是說, Medium 是在銃沙小,改版後的中文使用者介面環境極其不友善耶🙄首頁直接把整篇文章秀出來是哪門子的失智設計,以為大家都在寫詩???(兇
喜歡這篇的話,記得幫我拍個手收👏👏👏,鼓勵我一下嘿!
下一篇是 Daily UI05-Music player🤗

--

--

Evena Chang

喜歡諧音梗和 meme 的UI/UX designer。👩🏻‍💻 人類總是帶給我靈感,卻也經常自相矛盾,你們不覺得有趣嗎? UIUX / 貓奴🐱 / 塔羅🔮